股票融资开通 转融券规模仅为1月底两成 券源减少叠加成本增加 对量化策略实质性影响已显现
股票融资开通
转融券业务暂停两周、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实施一周,转融券逆周期调节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对量化私募又带来哪些实质性影响?
本着对市场风险的持续监控和及时应对,监管连续对转融券业务进行调整,转融券规模持续下降。中证金融公司数据显示,转融券业务暂停两周,转融券规模下降3成。
拉长周期来看,自今年1月28日监管出手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起,截至7月26日,转融规模从949.7亿元下降至199.46亿元,降幅高达79%。
在业内看来,一方面暂停转融券业务,一方面连续两次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提高融券成本,双管齐下对缓和市场情绪、减少市场的波动性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对于公众关心的量化私募多空策略,降低了其策略的有效性。
不过,因在融券被限制后,股指期货贴水加深也引起部分投资者的关注。有业内人士指出,暂停业务并非否定转融券的作用根据既往实践情况。
暂停转融券两周,规模下降三成
7月26日晚间,中证金融公司披露了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相关数据,自7月11日正式实施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截至7月24日,暂停转融券两周,转融券规模、个股存量了结以及融券余额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一是转融券规模平稳下降。截至7月24日,暂停转融券两周(注:自7月11日至24日,以下数据均为同一考察期间),转融券规模由300.07亿元下降至208.03亿元,减少92.04亿元,降幅30.67%。
二是个股存量业务有序了结。暂停转融券两周,有2057只股票发生了归还(即买入),占全部有转融券余额标的91%。暂停前转融券余额最大的5只个股,余额平均下降约39%。
三是融券余额同步下降。暂停转融券两周,融券余额由318.51亿元降至255.90亿元,减少62.61亿元,降幅19.66%;日均融券卖出金额从15.82亿元下降至11.07亿元,降幅30.03%。
从市场表现来看,暂停转融券两周以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和深证成指分别微跌1.65%、1.15%,创业板指上涨0.51%。
提高融券保证金一周,客户观望多空策略产品表现
自2024年7月22日起,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新要求实施一周(自7月12日至26日),影响如何?
在业内看来,该举措意在提高融券成本,从而降低资金杠杆率,客观上会对私募规模和收益率造成影响。此前量化私募做出预测,对于多空策略会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该策略规模并不算大,对市场冲击不大。
正式实施后,有量化私募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真正落地后,对多空策略影响较明显,一方面是券源减少,另一方面是融券成本增加,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多空策略有效性降低,目前客户也在观望状态。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融券被限制后,股指期货贴水加深,这为增厚收益提供了套利条件。财联社记者也了解到,券源减少后,多空策略可以使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但考虑到因股指期货贴水加深带来的收益并非量化方式,私募将其加入策略会有机构客户赎回的担忧。
“对于机构客户而言,赚钱显然是重要的,但是配置是基于策略选择,如果策略发生变化,机构极有可能发生赎回。”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此外,财联社记者也获悉,监管在出台转融券新政之前,对多空策略做了深度调研。受其影响,有量化私募多空策略产品备案迟迟未下发,该私募近期向投资者进行了退款,机构表示等备案环境合适再择机募资。
不过,亦有量化私募人士表示,能够理解当下政策的出台,提高保证金是监管层对市场空头行为的措施,对稳定市场情绪有帮助。
业内解读:转融券逆周期调节并非否定该业务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监管连续出手限制转融券业务,并连续两次提高了融券保证金比例。在华创证券金融团队看来,这是融券业务逆周期调整的重要措施,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市场风险的持续监控和及时应对。
华创证券金融团队认为,从效果上来看,一方面,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提高了投资者的融券交易成本,降低了融券交易杠杆水平,从而缓和市场情绪、减少市场的波动性,从而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此次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符合证监系统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资本市场统筹发展和安全、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制约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阐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暂停转融通业务并非否定该业务的作用及过往实践。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对转融券采取的逆周期调节的方式,有助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抑制市场过度投机,促进市场更加公平和理性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并非否定转融券的作用根据既往实践情况,转融券在吸引资金入市、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丰富多空平衡工具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中证金融公司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逆周期调节要求,协同参与机构稳妥有序压降转融券存量股票融资开通,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