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金 | 故乡旧事之二五三:村中52位当兵人

发布日期:2024-02-18 03:17    点击次数:68

我的家乡山东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是一个五六百口人的中等村庄,建国前后一共有52人入伍当兵,是当年全乡镇参军比例最高的村庄,受乡间人赞美。

(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十二人,解放后有四十人,村里几乎年年出兵源,年年有人争相报名入伍,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气氛相当浓厚。

解放前参军是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出国征战。

解放后入伍也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祖国安宁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为了保卫人民获得的胜利果实,保卫祖国的领土领空和疆海,也为了参加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建设。

解放前参军的十二人有:

郭德山、郭清来、郭连顺、郭书森、郭澄清、郭书贞、郭连文、王森河、郭福明、郭德海、郭连信、郭善堂 。

郭德山牺牲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场上,其母亲李金贞是村中受大家敬仰和照顾的老烈属,郭连顺牺牲在祖国解放战争中,他们都成为革命烈士,宁津县烈士名录记载了他们的名字,郭福明参军后一去无回,杳无音信,成为无名烈士的可能性大。

在十二位参军人中,郭书森留在了新疆乌鲁木齐,郭连信、郭善堂、郭德海分别留在了吉林长春,王森河留在了古都西安,郭连文留在了黑龙江宝清县,他们都已分别离世为故,并安葬于工作居住地。

解放后报名参军的有四十人,他们是:

郭连枝、郭金刚、郭向杰、郭振明、郭治岭、郭连福、郭福同、郭金栋、郭书华、郭清怀、郭志河、李秀英、王有金、郭运松、郭书成、郭书生、郭立民、郭振岭、郭延治、郭炳华、郭炳胜、郭保江、郭运良、郭清春、郭治忠、郭治勇、郭书栋、郭治东、郭立海、郭立强、郭德清、郭运功、郭洪林、郭万朋、郭运来、郭怀志、郭国勇、郭国立、郭怀宁、郭俊乐。

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有郭清来、郭德山、郭连信、郭德海,郭清来是郭皋村参军第一人,抗日战争负伤后,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挖煤窑三年,直到抗战结束交换俘虏时才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参军的有:郭书森、郭澄清、郭连文、郭书贞、王森河、郭福明、郭连顺、郭善堂。

出国参加抗美援朝的三位战士为郭书贞、郭连文、王森河,他们在朝鲜获多枚奖章奖牌和证书,其中郭书贞和郭连文所获证书奖牌全部收藏于德州市档案馆,王森河所获证书奖牌存藏于古都西安。

(二)

五十二位参军人中,年龄最小的为王森河,一九四八年替父争相参军时只有十四岁,个子没有枪杆子高,被称为军中的娃娃兵。

参军退伍后年龄长者是郭向杰,生于一九三九年,一九六二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时参军,退伍后安排在地区建筑公司上班,为工地带班长,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作标兵,模范党员,退休后回家乡郭皋村生活,二〇一六年,村中搞建设改造,他和园丁妻子赵清芬带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每人捐助一千元,被称为六个人一个不能少的最美家庭。

参军后升职最高的为郭书森,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检察长,为正厅级,一九六一年家乡闹大水,他千方百计帮助往家乡调运甜菜和甜菜丝,感动着家乡宁津县领导和全县受灾人民,县委派县长陈兴和去新疆专程送锦旗表示感谢。

为郭皋争得声望和成为作家的郭澄清,参加济南战役时为战地记者,后转到地方工作,一生热爱文学创作,著有多部短篇小说和诗文,他的成名作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创作的抗日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大刀记》,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村西修有郭澄清纪念馆,成为地方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郭连枝为村中建国后走出去的首个义务兵,复员后在村中劳动,老实肯干,勤劳务农,口碑很好,是退伍军人勤劳务农的好榜样。

留居于新疆的郭书珍儿子郭运松,生于一九五二年,一九六一年随父母投奔郭书森去了新疆,是军队副师级职务退休,也因公负伤,是六级残废军人,是村中享受残废待遇最高级别的军人,身在远疆,心在故乡,乡情浓浓。

郭清怀、郭治河、王有金是建党百年入党五十周年奖章获得者,郭清怀回家乡务农,当过生产队长,修河种地送公粮,处处走在前头,不图名利,老实本分,养牛致富,获村民称赞。

郭炳华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人,打出国境并在抢占阵地时脚部负伤,回乡后积极参加农业劳动,孝敬老母,也当过村干部。

义务兵中提干的为郭治河和郭书成,郭治河从军几十年,因在执行任务中负伤而养伤康复,享受残废军人待遇,军装伴随了近三十年,并找了军人妻子李秀英为伴,受村人羡慕,李秀英是郭皋村唯一的女军人,是军人军嫂,也是正式军人,是最激情的军中模范人物,为家乡人争光。

郭书成在新疆荒漠的原子弹试验部队,为八〇二三部队的营职干部,转业后工作在人民银行,享受残废军人待遇,被称为大老实人,大实在人,身在县城,心挂家乡,他的妻子郭俊英,是郭皋村唯一的随军家属,当年在新疆吐鲁番军营,被战士们称为最美军嫂,最勤劳能干善良的军人家属。

郭彦治在部队服役期间,获多项奖励表彰,集体转业到北京城建集团,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建设,获建设证书,身在京城,心系家乡,他在高尚心境妻子时华俊的坚决支持下,为村中面貌改造和《郭杲村谱系图》的印制,先后两次捐助一万元资金,他还带领兄弟们和家中后辈人为村中建设多捐款,是捐助款项最多的大家庭,获村民和社会广泛赞扬和好评。

(三)

在二〇一六年村中大建设中,退伍军人们起到了非常大的带头作用,在捐款超过五千元的六人中,退伍军人就占了四人,他们是郭书成、郭彦治、郭治河、王有金。

退伍军人郭振岭和曾担任村妇女主任二十年的妻子杨金桂,支持在北京打拼的儿子郭彦辉拿出万元捐款,支持村中建设,是资助最多的在外年轻人,受到乡亲们的高度好评。

退伍军人郭治勇,先后在村中担任村支部书记二十多年,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走致富路,努力解决村中路难行,桥难走,水电和照明难题,支持村民个人致富,支持配合上级委派第一书记的工作,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弘扬郭澄清精神,助力修建郭澄清纪念馆,改变村中面貌,使郭皋村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之一,获省级最美乡村之称,并力争上级大力支持和投入,是市县和乡镇多个奖项获得者村庄。

郭皋村的五十一位军人,有参军后工作在外的,有回到家乡务农的,都积极参加祖国建设,勤奋工作,努力拼搏,为家乡人争光。

回到家乡的那些退伍军人,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保持军人的光荣本色,成为村中生产生活中最肯干,最努力,最踏实的一支力量,受村民称赞。

在外参加工作的那些退伍军人,成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骨干,奉献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拼搏于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城乡上下,内地远疆。

附三十四位退伍军人和他们家人提供的照片,为珍藏史料,留存为念。本文和所有照片入选往事系列丛书第七册《往事的记忆》

作者简介:王有金,德州银行系统退休干部,1969年参军,原籍山东宁津县时集镇郭杲村,与《大刀记》作者郭澄清为同村人。

郭连文郭书森王有金郭皋村王森河发布于:山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